close

橫跨一整個夏天後,
風揚起的那座城市, 工地旁的簡陋球場,

再一次重新去認識那顆球.


很少男丁的外文系, 只要會呼吸有四肢,
都有進系隊練球的機會.

在學校旁的元培球場,
曾經熟悉卻又陌生的三對三球賽, 我很僵硬, 一下子就滿頭大汗,

才意識到,
我比想像中的退步更多, 甚至可以說變得根本不會打球.


而這裡也不再是高中的鄉下地方,
更高更快的對手更多, 整體大學生們對籃球運動的認知,
也和一年前盲目的崇拜模仿大有不同.


重頭學起,
但其實我胖了很多, 雖然外表沒有不同,

不再能自由變換空中動作, 速度優勢也不見了.


即使是這樣, 對於打球的熱愛, 還是很足夠,
有數不清的傍晚和夜空, 跟這支球隊(以及勞苦功高的隨隊人員們)


艱辛卻同時也甜美的,
重新去圓我有過的那個籃球夢.

球隊在四年間, 有很多美好的戰役, 跟很深厚的情感,
也使我有機會去體認一支學生球隊的經營,

進而到戰術層面的入門知識.


然而, 屬於我的自信並沒有找回來.


為了球隊需要, 打了四年的替補苦工,
但, 並不出色,

有時候會在某個下午的三對三球賽裡面, 突然像高中一樣的大發神威,
找到那個感覺, 然後運轉的越來越快,




但那從來都是很短暫的部分, 總像曇花一現很快離我而去.



事實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掙扎著, 打苦力跟不固定的上場時間,
像治不好的病一樣, 頭痛的不得了, 越是調不出良好狀況, 越是會心急打不好球.

然後惡性循環的結果是, 上場時間減少了, 表現也更離譜了.



從來都沒有對籃球灰心過, 但最後一年卻有好幾次, 在球場上自暴自棄.




那個倍受期待的外文系9號新人,
一直到畢業, 始終都沒有打出別人對他的期望.




不過四年之間並不是完全空白的,
即使不出色, 我仍然學到了很多混籃下的粗活技巧,

怎麼打的髒, 怎麼用卡位來對抗比你高壯的傢伙.



參加大英盃和北英盃的全國性大賽經驗,
還有那個神奇的熱舞周籃球賽下午, 都是大學四年籃球路上難忘的回憶,





最重要的是, 這四年給了我一支球隊.
給了我延續籃球夢的舞台, 跟太多酸甜苦辣的長串回憶.


我總是抱怨,
但上場練球比賽的時候, 卻也總是沒有保留的去幹.

因為那是我的球隊跟我的隊友,
我真他媽的喜歡跟你們一起流汗練球, 那是我大學裡少數幾樣從來都不想放手的熱愛.




有句老話是說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來,
畢業一年之後,



又重新選了9號.



還是必須扛起四號前鋒的苦力位置, 不斷調整的出手手感,
還是像天氣預報一樣多變,



雖然是不喜歡打的位置,
但我還是會認真打, 幫隊友找機會, 做好防守本分,


希望在跟新隊友一起進步的同時,
有那麼一天,




能重新找回已經消失很久的後場靈魂.





如果問我, 最想打的位置,



其實是控球.



當然以我這種鳥運球技巧跟協調性,
再練十年大概也...


(汗)

不過我還是喜歡把球傳給有空檔的隊友,
或者是儘可能的讓球在隊友之間流動,

你知道, 那種讓隊友輕易得兩分的成就感,
比自己得十分還爽~

有時候打三對打還是會偶爾自high一下假裝是控球XD



而我對防守很看重,
對我們這種技術層面不是很高的籃球賽而言,
畢竟訓練量很有限,


比賽臨場的手感跟狀況很難去求穩定
只有防守不僅是唯一可以掌握的不變因子,

更可能藉由全場壓迫,
而在很短的時間內, 迅速分出勝負.


所謂"防守永不失常"的防守至上論,
在這種沒有固定練球的等級賽事, 實在是很受用.

做好區域防守的觀念/態度,
演練全場盯人壓迫,

是我認為球隊最重要的.



進攻方面, 我的認知和一般球友無異,
中鋒上高位找高低中鋒連線, 射手走底線單擋跳投,
inside-out打單邊搭配擋切等, 差不多就是大家會打的那樣...



傳球多一點, 運球少一點,
讓球流動到每個人手中來找尋進攻機會,


把球做給有空檔的人,
讓有空檔的人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去出手,


就是最好的進攻方式了.




最喜歡的本土球員: 鄭志龍 (雖然他現在肥胖了不少)

NBA的話, 除了很多人都喜歡的那個退休23號之外,
就是jason williams, 他太酷了~


最想改進的缺點: 投籃穩定度.

球場上最怕遇到的隊友: 黏球時間長又愛亂指揮一通的那種~
(很感冒阿)




今年是我打球的第十年了,我曾有做過一個籃球夢.









只要我還可以繼續練下去,
就永遠, 都不想要有夢醒的時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nso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