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攻的威力與重要性,毋須職業球隊來證明,充分利用球場空間與球不落地的美妙真諦,就在你我身邊。
http://ivan1119.pixnet.net/blog/post/21857126
關於好邦手ivan"北卡二次快攻"的介紹,請球迷點選入內參詳 --
筆者不才愚見認為:快攻應為所謂早攻(Early Offence)的一部分,也就是早攻為一主要的概念,正確的快攻執行為實際且最為有效的落實手段,但在北卡系統的快攻當中,第一波攻擊未能得手時,在對手五人回到半場但尚未對位(找到自己應防守的球員或防守範圍)之前,北卡接續先前快攻的落位相對位置,把握對手尚未對位的這一瞬間,快速攻擊得手 -- 也就是說:快攻/北卡快攻/北卡二次快攻三者,都應包含在早攻的概念範疇內,但所謂二次快攻是早攻結束/陣地戰(Setup Offence)發起當中的過渡階段,也可稱做早攻與陣地戰間的橋樑,一點愚見如有疏漏還請球迷們不吝指正。
延續上篇的內容 -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自己系上的球隊(或校隊)一個禮拜最少也練個兩三天球,除了操體能練默契以外,針對全場壓迫以及多打少的快攻路線也時常分組操練,對手呢 -- 從來就沒看過他們練過一次全場(校門口聯誼倒是熟面孔),沒事就把頭髮抓個老高,帆布鞋跟複刻喬丹一代也穿上場比賽,看起來就是一附欠人電爆的樣子。
阿厚 ~ 現在是籃球之神懲罰你們的時候了。
嗯 ~ 結果跳球過後打了五分鐘,比數還是尷尬的4比4,好不容易檔出了一個高低位空檔輕鬆取分,也設計出了中距離的跳投機會,但對方的死阿宅也丟進了兩個看起來不大像投籃的髒球 -- 怎麼會這樣呢? 難道是對手都在廢棄的倉庫裡進行暗黑特訓嗎? 又或者是美國來的新藥這麼有效??
不過此時先是對手死阿宅隊來了一個中場誤傳,快攻機會不囉唆 -- 2分到手,接著你的球隊開始施加全場包夾,前場斷球得手,又接續利用對手再次失誤直驅籃下輕鬆取分,即使死阿宅隊好不容易將球帶過半場,故技重施,又開始用謎樣的勾手姿勢想把球丟進籃框,但球一沒有入框,你隊上的前鋒一抓下籃板把球交後衛後即刻全力衝刺向前,兩次轉傳球就直達前場,又是一波球沒落地的漂亮快攻,至此已搞得對手們鬥志全失,連續的包夾/快攻/籃板/快攻令人目不暇給...球賽變成平常快攻練習的舞台,盡情的一次次操練,與平常的練球相比,其實也沒什麼不同。
打到下半場突然想起要看一下比數...哇...36比8了...對手已經在場上搞起內鬨來..鬥志全失~只差沒有互相丟鞋子...而自己家的球隊已經叫大一新生上去練經驗了...還算有板有眼的...看起來新生特訓是所有成效...
籃球之神還是有眷顧的。
這不是籃球漫畫的情節,而是可能就在你身邊的一支球隊,事實上,不僅是低層級的校系聯賽會在短時間出現這樣重大的比數差異,乙組社會球隊也是這樣跑掛沒有經常性練球的對手,UBA一級的球隊也是這樣爆破那些不屬於同層級的球隊,甚至美國國家隊的LBJ跟CP3等人也是這樣帶領球隊宰殺那些美洲區的國家隊們,固然,經過設計的全場壓迫包夾是摧毀對手的攻城武器,但有效率的快攻更能將敵我之間體能/技術/默契上巨大的差異立即反應在比數上。
如果今天球隊沒有將平日快攻的威力落實在比賽上,一昧求穩過了半場才要打陣地,那麼比賽將可能變成定點投籃比賽 -- 對手抓頭髮阿宅隊不操體能,默契欠佳的缺點將被緩慢沉穩的比賽節奏所掩蓋 -- 只有在空間拉開,單對單短兵相接,全速推進的情況下,那些經年累月熟練的持球技巧,完整的肢體延展,正確的長距離傳球技術,以及基本體能的彈跳高度,速度等 -- 這些被廣泛稱為球賽"強度"的環節,才會立刻反映在得分與否的成效上;如果我們讓LBJ每一球都要到位子才來做背框單打,他就只是一名彈性出色身材壯碩的6"8,但如果一拿到防守籃板就按照練球方式來轉守為攻,他就會是LBJ,比廣告搞得還誇張直到一路將球弄進籃框(還要進算加罰);沒有快攻,CP3只是一名控球技術一流投射功夫也不錯的矮後衛,但一打了攻守轉換,這些矮個子在全場跑動當中找人傳球的通天神能就會搞得對手教練不得不打電話叫保全才能將問題解決,筆者十分認同"每一支球隊都應該先有一套熟練的快攻",當然,快速跑動當中失誤難免,特別是這樣的失誤更容易給球隊帶來直接的傷害,也正因是如此,快攻絕非是次要武器的配菜,而應當是球隊持續增強的主要環節。
想知道筆者為何在這裡拿出當紅球星LBJ跟CP3作為快攻重要性的範例嗎? 當然筆者這裡為文是純娛樂分文不收的,自無端爲某牌推銷球鞋之嫌(如果有我會寫得比較明顯XD),但刻意將美式球風的兩名象徵人物推出來,也是意在探討韓式快攻與北卡流快攻差異的分界 -- 咱們下篇再見。
留言列表